2025年11月7日-9日,我院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于振涛教授率团队参加在福建福州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会。参会成员包括金卫红副研究员、易艳良副研究员、刘洋赈副研究员、曹晟副研究员以及王宾、何建斌等硕士研究生。本届大会由国际科技会议研究院(ISTCI)主办,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学院、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大连四叶草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以“创新材料,驱动未来”为主题,在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汇聚了全球十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学界与业界精英,聚焦材料科技前沿,共谋未来发展机遇。
11月8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袁珮教授主持,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教授致欢迎辞,福州大学副校长江莉龙研究员随后发表讲话。在备受关注的大会报告环节,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唐军旺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张勇教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骆静利教授及日本安保正一教授四位国际知名学者作了精彩报告。
先进金属和合金专题报告会于11月8日下午成功举办,是会议中的重要交流板块之一。本专题的主席为我院于振涛教授,副主席为浙江大学赵新宝教授,本专题旨在搭建先进金属材料技术材料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加速创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助力我国高端制造、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转型升级。
在先进金属和合金专题报告会上,于振涛教授担任主持人,并作题为“医用镁金属材料的细晶化加工及应用研究”的邀请报告,系统展示了团队在高纯镁加工工艺、系统性评价以及镁合金表面改性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深入讨论。刘洋赈副研究员汇报了“石墨-TiB₂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重点探讨了石墨-TiB₂混杂结构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机制的影响。金卫红副研究员的报告“可降解镁基骨修复材料表面功能涂层研究”展示了团队在实现可控降解与生物活性一体化涂层方面的关键突破。易艳良副研究员以“Fabrication and Strength-Toughness Regul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mall-to-Medium-Sized Thin-Walled Seamless Titanium Alloy Tubes”为题,介绍了团队在高性能薄壁无缝钛合金管的制备工艺及强韧性协同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曹晟副研究员的报告“Heterogeneous and Gradient Microstructure Prepar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展示了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实现的异质梯度微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于振涛教授作邀请报告

刘洋赈副研究员作报告

金卫红副研究员作报告

易艳良副研究员作报告

曹晟副研究员作报告
参会硕士研究生也进行了口头汇报,何建斌作题为“一种表面多级孔结构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报告,王宾作题为“微纳米梯度多孔Ti-Ta-Cu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的报告。

何建斌硕士研究生作报告

王宾硕士研究生作报告
本次大会成为我院展示先进金属与合金研究成果的精彩舞台。通过这一高端交流纽带,我们显著提升了学科声誉,拓展了人才培养格局,为产学研融合注入了活力,开辟了前景。